当地时间12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表示,将提名皮特·海格塞斯(Pete Hegseth)为美国国防部长。后续,这一提名还需要参议院投票同意。
相较于此前的几位防长,海格塞斯的履历可以称得上是“平平”——他从未在五角大楼任职过,虽然在阿富汗服役过,但也只是担任教官。
谭主利用大数据手段,对海格塞斯相关的24046条、517万字信息进行搜集,通过人物标签挖掘、美国关键政治人物画像、事理脉络分析等技术,来探究其行事风格与政策偏好。
关于海格塞斯的人物画像,有几个关键词值得注意。
与海格塞斯相关的报道中,出现频次最高的词,是“特朗普”。
对比来看,现任防长奥斯汀关联的高频词,是美国陆军第10山地师。奥斯汀曾担任过美国陆军第10山地师师长,他也是美军历史上首位指挥整个陆军师的黑人将军。要知道,美国陆军第10山地师是美军唯一一个山地师,在美军中属于精锐部队。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奥斯汀深厚的军事履历。
相较之下,和特朗普的关系,可能是海格赛斯最大的政治资本与倚仗。
当特朗普赢得2016年的美国大选后,曾考虑让海格赛斯管理退伍军人事务部,但最终特朗普并没有选择他。
尽管没能获得政府官职,但由于他和特朗普的私谊,以及他经常讨论军事、政治和国际关系等话题的工作特性,海格赛斯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非正式顾问的角色,在军事话题上为特朗普提供有效建议。
海格赛斯多次在节目中表达对特朗普的支持,而特朗普也曾利用海格赛斯的言论来回应民主党对自己的攻击。
由此,外界也将海格赛斯视为特朗普坚定的支持者。而这,也是海格赛斯能够获得提名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楠告诉谭主:
此前,美媒预测的防长名单,基本都是熟悉华盛顿运作规则、熟悉美国军事运作规则的人,而特朗普的提名表明了他此次组阁的风格——更重视这个人能否践行自己的决策和战略。
在提名消息公布后,美联社做了一篇报道,其中就提到,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中,有五名官员先后担任五角大楼负责人,但最终都辞职、被解雇或暂时担任临时职务。其中的一些人被解雇后,一直在公开场合批评特朗普。
在美媒的描述中,那些年,特朗普与他的国防部长的关系充满紧张、困惑和沮丧。
在有了这样的经历后,也就不难理解,特朗普为什么选择了一个毫无经验的人——因为他很支持自己。
但这其中,就存在一个隐患。杨楠告诉谭主:
按照美国的政治架构,美国国防部长由文官担任,尽管他不是美国作战力量的领导者,但他是美国军事力量的统筹者,他承担着总统和军队之间沟通和协调的角色。
换句话说,当总统的军事策略比较混乱或者过激时,国防部长需要起到协调的作用。而一个毫无经验的国防部长,将会给这项工作带来一定挑战。
与海格塞斯关联最紧密的观点,是America First(美国优先)。
通过对他的言论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海格塞斯对国际关系持有强硬立场,他强调美国军事力量的重要性,认为美国应该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以保护国家利益。在这种认知下,他主张加强军事投入。
具体来看,在中东问题上,海格塞斯主张加大对伊朗的制裁和军事威慑。事实上,早在特朗普政府时期,海格赛斯就曾强烈支持特朗普对伊朗本土进行军事打击。
而特朗普的竞选团队曾在竞选期间表示,伊朗是对其进行黑客攻击的 “幕后黑手”,指责伊朗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干预美国大选,这也被外界解读为“特朗普在为其上台后对伊朗实施强硬政策做铺垫”。
在对华关系上,总体来看,海格塞斯认为中国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他主张美国要采取措施遏制中国的发展。
海格塞斯在几天前的采访中曾提到,解放军只用20分钟,就能击沉美国10艘航母。他表示,最近10多年来,五角大楼针对中国做过多场兵棋推演,结果无一例外,都是美国输了,这暴露出美国在军事战略上的不足。
很明显,海格塞斯的思维充满对抗性。但美国军事界深知,中美两个大国需要在军事上保持沟通与了解,避免误判。事实上,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上发生的一件事就有前车之鉴的意味——当时,因担心时任总统特朗普可能会挑起中美之间的冲突,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主动联系中方,保证美国依旧稳定,不会向中国发起袭击。
中美两军有着稳定的沟通渠道,在时任美国众议长佩洛西窜台后,这些渠道一度中止,后来又逐渐恢复。而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得更加急迫和紧张的往往是美方,这也足以说明,在中美两军关系中,中国能够把握主动权。
合则两利,斗则俱伤,无论是谁担任国防部长,都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转载请注明来自福锐宝TOP,本文标题:《被提名为美国国防部长的海格塞斯是何许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