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升入小学后,迎来了新学期的第一次家长会。妻子这次把目光投向了我,希望我能参加。起初我以工作为借口推脱,但妻子并不买账,只是平静地告诉我已经安排好了时间。无奈之下,我只好坦白内心的想法:看到群里回复“收到,参加”的都是妈妈们,我觉得自己去有点尴尬。妻子无语地看着我,我意识到自己不经意间说出了内心的偏见。最终我还是决定去参会。
家长会上,老师宣布要组建班级家委会。我对这个组织并不熟悉,觉得是否加入对孩子在学校受到的待遇影响不大。然而,妻子却主动提出让我加入家委会,她认为这样可以在老师面前多刷刷脸,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虽然内心存疑,但在她的坚持下,我还是报名了。看到班主任公布的名单时,我发现五名成员中只有我是爸爸,其余都是某某某的妈妈。这时我才明白,自己最抗拒的是成为一群妈妈中的“爸爸”。
我的父亲是单位领导,母亲是全职主妇。父亲每月按时带回家工资,其他事情一概不管。小学六年级那年,母亲无法参加家长会,父亲“临危受命”参加了。这件事让我感激涕零。那天回家后,父亲兴奋地讲述了他在家长会上的经历,却发现我在五年级三班找不到名字,后来才知道我已经升到六年级。他还听说我的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尽管他满脸兴奋,但我却感到苦笑,因为他长久以来几乎不参与我的生活。
随着年龄增长,我与母亲的互动越来越少,内心深处渴望父亲的陪伴。然而父亲从未打算参与我的成长。成家后,我尽量多地参与到孩子的抚养和教育中,得到了孩子的信任和喜爱。但面对外界时,我更愿意展示事业有成的一面,而不是谈论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直到最近,我被迫实现了突破。家委会的工作繁杂,幸好妻子帮我完成了幕后工作。不过,有些事情还是需要我自己面对,比如参加学校组织的家委会线下会议。那次会议上,除了我之外都是女性,我如坐针毡,只能在心里劝慰自己:男性热心参与孩子的教育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有一天接孩子放学时,排在我前面的一位女士好奇地问我:“您的工作应该不是太忙吧?”得知我是家委会成员后,她补充道:“看您有时间接娃,还有时间加入家委会,所以随口问问。不过爸爸多关心关心孩子,也是挺好的。”这句话像是在安慰我,也像是在使她自己与某种偏见自洽。其实,理想的父子关系应该是父亲高度参与孩子的成长,这对双方都有益。尽管如此,我并没有过多解释,只是僵笑着说:“还好,还好。”
看来,在成为一个不因为照顾家庭而尴尬的中年男性的道路上,我还需要继续修炼。
转载请注明来自福锐宝TOP,本文标题:《加入家委会的爸爸为啥会感到尴尬 父职参与的偏见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