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李子柒为何还是李子柒 归来仍是“王者”

下一个李子柒为何还是李子柒 归来仍是“王者”

qifei168 2024-11-19 国内 16 次浏览 0个评论

李子柒停更三年多后回归,依然在国内社交媒体上引起轰动,并受到海外粉丝的热烈追捧。她的复更首支“漆器”视频发布仅10分钟,海外评论就迅速突破5000条。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停更期间,李子柒在海外平台的粉丝量不减反增,目前其YouTube粉丝订阅量已突破2000万。

下一个李子柒为何还是李子柒 归来仍是“王者”

在国际传播愈发受到重视的今天,以李子柒为代表的民间创作者蹚出了一条自己的路。这些案例展示了内容的重要性。纵观这些年火爆出圈的中国故事,往往都是无心插柳的结果。李子柒的田园牧歌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此外,云南野生亚洲象的迁徙不仅在中国引发“全民观象”,也给外国人实时直播了一场“国家地理+迪斯尼”,国人的善良和政府的专业性收获了广泛好评。游戏《黑神话:悟空》让不少海外玩家一边打游戏一边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展现出对天庭、龙宫、妖怪等概念的热情。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落地,吸引海外游客的同时,也让中国的高铁、美食、建筑等内容通过他们的镜头传遍海外社交媒体。

下一个李子柒为何还是李子柒 归来仍是“王者”

刻板印象不是一天形成的。长期受BBC式滤镜影响的海外受众,不可避免地对中国形成偏见。外宣工作需要长期努力,不能指望一蹴而就。移动互联时代的跨文化传播模式逐渐转向以个人为主体,传者和受者的地位更加平等。个人情感和个人风格的鲜活度大幅提升。如果只是硬核输出宏大叙事,很容易自说自话、无人问津。相比之下,那些面貌更“软”、可亲可感的内容更容易出圈。外宣工作既要坚持方向导向,也要优化话语方式,有用户思维,当变则变。

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对内容的兴趣和理解不同,但总有些真善美的东西能够触动人心。李子柒的视频通过前现代的、去工业化的生活方式讲述文化,深深打动了每个观众。种植蒜苗、小象淘气的样子等没有接受门槛的内容,切中了情感而非政治。看似无言的元素,实际上都在默默地传递中国文化。李子柒制作灯罩、酿制酱油、缝制汉服,将中国传统技艺和审美特点展现在观众面前,比空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更有感染力。

“亚洲象旅行团”吸引了全球目光,大象保护者、观察者、护送者的默默守护展现了中国对动物的友好和对环境的珍视。这比直接讲“中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更有说服力。好故事未必讲大道理,开展外宣工作时要遏制说教冲动,避免信息过载。

国家形象塑造有两种形式:自我形象塑造和他者形象塑造。当讲故事的调子降下来,讲故事的人也要多起来。“歪果仁研究会”、“China Travel”的走红证明了这一点。视频中的外国面孔体验着中国人的生活点滴,用自己的视角加以解释和传播。海外受众在听“自己人”讲中国故事时,几乎没有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的障碍,情感上也更容易接受。

当年,《红星照耀中国》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新中国成立后,伊文思、安东尼奥尼的镜头让世界看到了这个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今天,更多中国故事借由“他者”之口传遍世界,中国的海外形象更加饱满生动。

任何软实力的塑造都离不开硬实力的打底。只有脚踏实地发展自己,才能拿出更多可观可感的成果。不论是“李子柒”们的讲述,还是外国游客的见闻,镜头中的种种之所以能吸引海外受众,归根结底是中国有了实实在在的发展变化。在此基础上,要坚持深度开放,吸引更多人来华看看真实的中国。更故事化、情感性的表达有助于让世界慢慢读懂今天的中国。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正越来越鲜明地立起来。

转载请注明来自福锐宝TOP,本文标题:《下一个李子柒为何还是李子柒 归来仍是“王者”》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人生路,条条路坎坷,勇往莫退缩!谋富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