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动近期发布了第三季度财报,虽然营收和销量有所增长,但单车价格和毛利率持续下降,单季度亏损达到4090万元。长期以来,两轮电动车市场主要由雅迪、爱玛等传统企业主导。2014年成立的小牛电动曾凭借互联网思维和智能化技术迅速崛起,一度被誉为“电驴界的爱马仕”。然而自2022年起,小牛电动的业绩开始下滑,市值大幅缩水。
在新国标带来的置换潮结束后,市场增长放缓。小牛电动第三季度的营收为10.24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中国市场贡献了7.98亿元,国际市场贡献了1.3亿元,配件和服务收入为0.96亿元。尽管销售数量增加了17.5%,达到31.2万辆,但单车收入却从4928元降至3323元。这导致毛利率从21.4%降至13.8%。
小牛电动CEO李彦承认营收增长低于预期,主要是因为政策变化减少了销售时间。此外,小牛电动的高端化策略也受到挑战,降价策略未能提升盈利能力。与此同时,老牌玩家雅迪和爱玛的业绩相对稳定,九号公司则表现突出,第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增长了34.8%和139.1%。
小牛电动的掉队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创始人精力分散、研发投入不足以及渠道建设不力。创始人李一男将部分精力投入到新能源汽车项目,导致对小牛的关注度下降。此外,小牛的研发开支仅为九号公司的六分之一,产品创新难以保持领先。在渠道方面,小牛在中国的加盟店数量远少于九号公司,影响了销售和服务。
面对整体市场增长放缓的局面,两轮电动车厂商纷纷转向高端化和出海战略。雅迪、爱玛等传统品牌推出了多款高价产品,同时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东南亚成为许多企业的首选出海地点,雅迪、新日股份和台铃等都在当地投资建厂。尽管市场竞争激烈,监管政策趋严,但头部企业仍有望通过合规和技术优势获得更大市场份额。
转载请注明来自福锐宝TOP,本文标题:《小牛电动为何追不上雅迪爱玛 高端化策略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