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参考报
郑州高铁东站,不到两分钟就有一趟高铁开出,单日开行列车近800列;郑州比亚迪工厂,50秒下线一台新能源汽车,3秒下线一支动力电池电芯。
两组数据、两个地标,代表了两种“车轮上的河南”形象:一个是区位居中、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四通八达,枢纽上的河南;一个是以新能源汽车为牵引,产业体系加速更新、进阶,战新产业上的河南。
近年来,河南将新能源汽车纳入重点培育的7个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28条重点产业链倾力打造,通过持续延链补链强链,吸引新能源车企纷纷在豫加码投资,构建起“原料-新材料-电池-整车-消费”产业链条,实现“一子落、满盘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一个万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版图正夺目而出。
车企逐鹿中原
目前,汽车产销热度不减。位于郑州航空港区、比亚迪在全国连片面积最大的整车基地——郑州比亚迪工厂,一派繁忙的生产场景:经过冲压、焊装、涂装、总装、测试等环节,一辆辆新款比亚迪宋L DM-i陆续驶下生产线。这款车于今年7月上市,首周销量便突破万辆。
图为郑州航空港区比亚迪总装工厂新能源汽车“宋Pro”生产线。记者 李嘉南 摄
“每50秒就能下线一台新能源车,每3秒就能下线一支动力电池电芯。”郑州比亚迪工厂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里可进行全产业链核心环节的生产制造,如整车、核心零部件、电池等。
2023年4月,郑州比亚迪工厂正式投产,当年完成产值334.7亿元,生产整车超20万辆。今年以来,郑州比亚迪工厂产量实现翻倍增长。
看好河南的不仅有比亚迪,上汽集团也扩大了在豫投资。走进位于郑州经开区的上汽郑州产业基地高效节能发动机二期项目厂房,生产效率同样以“秒”计算,平均75秒就下线1台GS62H高效节能发动机。这款发动机被安装到新车型荣威D7上。
上汽乘用车郑州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丁波表示,上汽看好河南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营商环境优势,不断扩大在豫投资规模,郑州已经成为上汽集团在全国最大的乘用车生产基地、数据基地、出口基地。
图为游客在河南省郑州市迪空间·新能源汽车科普馆内参观。记者 李嘉南 摄
车企巨头纷纷在豫加码布局,让河南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秀”。
今年上半年,河南新能源汽车整车的产量和销量分别达到了24.7万辆和24.6万辆,同比实现了惊人的369.6%和364.4%的增长,远超全国平均增速的30.1%和32.0%。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占到了河南汽车整车总产销量的46%以上。
瞄准新赛道,果断发力。
2023年,河南将新能源汽车纳入重点培育的7个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28条重点产业链倾力打造,由省长担任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链长;按照“链长+专班”的顶层设计组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工作推进专班,及时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和突出问题。
当年9月,河南又印发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200万辆,产量规模进入全国前三位,产业规模迈上万亿级台阶,建设全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200万辆的目标之下,今年9月23日,郑州市市长何雄在2024中国(郑州)新能源汽车生态伙伴大会上,向外界发布郑州的新目标——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力争达到150万辆。
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前十城市中,只有深圳(178.6万辆)、上海(128.7万辆)的产量突破了百万大关,而郑州凭借31.6万辆,首次跻身新能源汽车产量前十名城市。
2023年刚突破30万辆,2025年要达到150万辆,底气何在?
河南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河南是人口大省,居中原腹地,区位优势明显,周边巨大市场是产业转移的最佳承载区,产业与巨大市场的结合能够激发出更大的消费潜力。
梧高自有凤来栖。
2023年,创维汽车全球总部、创维新能源乘用车整车制造基地签约郑州;河南省政府战略签约吉利控股,在郑州航空港区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今年,富士康宣布在郑州投资10亿元建设富士康新事业总部大楼,承诺要“在河南再造一个‘新富士康’”,其中一个重点就是“造车”。
在零部件配套上,河南正构建“郑开汽车产业带”,打造汽车及零部件千亿级产业集群。郑州市工信局负责人介绍,目前在郑州,汽车的本地配套率已经提升到40%,到2025年,有望提升到60%以上,部分重点车型本地配套率甚至达到80%。
据河南省工信厅统计,目前,全省规模以上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已达600余家,拥有汉威、威科姆、拓普等22家知名物联网骨干企业,培育了多氟多、科隆新能源、中航光电、远东传动等一批本土骨干零部件企业,形成了从原材料到核心零部件,再到整车、配套设备、物联网的完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布局电池新赛道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必然带动对动力电池的巨大需求。近年来,河南立足矿产资源优势,大力招商引资,通过延链补链强链,打通“材料—电池—整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
看好洛阳的电池配套产业及矿产资源等优势,2022年,宁德时代在洛阳打造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时隔两年,今年9月,宁德时代与洛阳市人民政府、洛阳国宏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新协议,将在一期项目基础上新增建设年产60GWh的中州时代项目二期。如今,洛阳基地是宁德时代全球十三大生产基地之一。
河南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河南已形成“郑洛焦新”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带,并建设了河南省动力电池创新中心、省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研究院、省氟基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省新型动力及储能电池材料产业研究院、省新能源电池中试基地等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
走进位于河南焦作多氟多的“河南省氟基新材料产业研究院”,一张巨型“元素周期表”映入眼帘。这家企业正致力于氟、锂、硅、硼细分领域的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尤其是聚焦锂电池电解液核心材料六氟磷酸锂,历经8年时间、上千次试验,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六氟磷酸锂产销量稳居全球第一,成为全球氟材料行业引领者。
作为河南动力电池产业重要承载地,焦作提出建设中部新能源材料基地,已经汇聚52家新能源材料产业企业,覆盖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添加剂四大板块,基本形成了完整的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生态体系。
除了锂电池、钠电池等,河南还在积极布局氢燃料电池新赛道。
2021年12月,郑州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正式获批,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5个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之一。2022年8月,河南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郑汴洛濮氢走廊规划建设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氢能产业关键技术和设备制造领域取得突破,产业链相关企业达到100家以上,氢能产业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
作为氢燃料电池研发的龙头企业,郑州宇通正实现从氢能客运到氢能货运的跨越。宇通燃料电池专业首席工程师张龙海介绍,早在2009年宇通就开始布局氢燃料电池技术,经过15年研发积累,目前已取得了162项国家专利,形成相关标准45项,并培养了行业一流的研发团队。
宇通燃料电池客车研发目前已经进入第四代,同时开发出重卡、物流车、市政用车等全系列燃料电池整车产品。针对燃料电池的技术攻关,宇通组建了300多人的研发团队,涵盖了从底层技术到整车集成应用全链条主要技术与工程环节。
新赛道让资源枯竭型城市重获新生。走进位于河南濮阳的中国石化中原油田油气加工技术服务中心厂区,烟囱高塔树立、厂房墙体斑驳,昔日忙碌的炼油场景早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氢气生产车间正满负荷运行。
随着油气产量下降,因油而立、因油而兴的濮阳于2011年被列为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2021年12月,河南提出建设“郑汴洛濮氢走廊”,濮阳市自此成为该“走廊”节点城市。濮阳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濮阳市已招引培育氢能产业链重点企业10家,涵盖氢气制备、电解槽制造、燃料电池系统及零部件生产、专用车制造等产业链关键环节。
新材料上寻突破
当前,轻量化正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作为能源原材料大省,河南正着力培育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紧密“链”接。
2022年7月,河南印发的《河南省加快材料产业优势再造换道领跑行动计划(2022—2025年)》明确提出,发展铝基、铜基、镁基、钛基等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大力发展轻量化高端铝材以及汽车座椅、转向盘轮芯、轮毂等轻量化高强度镁合金,加快推进高端铜基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应用。
铝基新材料是汽车轻量化的重要方向。走进位于郑州巩义市的万达铝业,犹如来到一个由铝合金打造的姹紫嫣红的世界——加多宝金、红牛红、露露蓝、青岛银、椰树黑……市面上常见的易拉盖及颜色各异的拉环材料在这里汇集。
万达铝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万达铝业生产的5系超硬超强高韧性铝合金板材,耐酸碱腐蚀、加工性好、可塑性高,主要应用在液罐车、商用车及乘用车内构件领域,车用铝合金油箱用板材占国内市场约60%份额。
宝武铝业作为三门峡铝基材料产业的领军企业,生产高、精、尖铝板带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航天航空、军工等领域,部分产品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2023年,宝武铝业开发的汽车铝板在华为智选车业务首款轿车智界S7上成功实现批量应用,全车有多个铝板零件,全由宝武铝业提供,宝武铝业已成为该车型项目的铝板供应商。宝武铝业ABS汽车板取得国内外多家汽车主机厂批量订单,主要零部件稳定供货国内多家重点用户。
作为传统铝工业大省,河南基本打通“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精深加工”全产业链,铝基新材料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此外,河南在镁基新材料上也正持续发力。
来到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镁谷”四个大字映入眼帘。近年来,这座人口只有150余万的豫北小城,通过培育壮大镁基新材料产业,已成为全国重要的镁精深加工基地,年综合加工能力达30万吨,镁粉(屑、粒)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
在鹤壁海镁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内,两台压铸机正源源不断地将镁合金压铸成各类汽车用结构件。厂房一侧的产品展示架上,记者看到压铸成形的产品不仅包括镁合金HUD抬头显示器框架等小型器件,还包括PHEV电池包壳体、一体压铸防撞梁等大型产品。
“我们的产品和铝合金结构件相比,在强度基本一致的情况下,重量可以减轻三分之一。”该公司总经理王明智十分看好镁合金产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前景。目前,海镁已实现稳定合作的终端客户包括比亚迪、吉利、北汽等,可年产30万件压铸件。
打造“车轮”生态圈
走进比亚迪郑州双网旗舰店,一名主播正通过短视频平台向粉丝介绍店内的新车型。车前摆放着不同车型的补贴金额,从一万元到两万元不等,该店销售顾问告诉记者,8月以来,门店销量同比增长30%以上。
今年以来,河南在汽车消费端持续发力,大力推进汽车以旧换新。据郑州市商务局统计,今年国庆假期期间,全市共收到汽车报废更新消费者提交补贴申请1261单,拉动汽车消费1.9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申请870单,燃油汽车申请391单。
新能源汽车消费上去了,还要努力破解车主的“充电焦虑”。
在连霍高速郑州北服务区,一组全新的“超级充电桩”格外显眼,一辆辆新能源车停在“超充车位”上,停车、熄火、插充电枪、扫二维码……超级充电桩最大充电功率达到600千瓦,能实现“一秒一公里”充电,车主能享受“一杯咖啡,满电出发”的便捷体验。
“今年国庆假期,省内高速公路充电桩利用效率大幅上升,充电量达422.12万度,同比增长48.67%,创历史新高。”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在生产与消费端之外,河南也是“动作不断”。
——打造汽车文化IP。郑州航空港区规划建设汽车城超级环线,引进汽车改装、赛车运动、车迷文化等业态。
——打造智能网联汽车的应用场景。为加快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建设,郑州围绕建设商用车辆驾驶第一城的目标,计划分阶段、分批次在环卫、公交、物流等方面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提高新能源汽车出口便捷度。河南在郑州航空港区规划建设了50平方公里郑州国际陆港,可提供“从厂区到集装箱”免板车等便捷的物流运输,15天整车可直达欧洲,同时满足100万辆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仓储服务。
根据今年各省份公布的经济“半年报”,今年上半年,河南GDP重回全国第五。依托于新能源汽车等规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长优势,郑州一扫过去“疲态”,2023年GDP突破1.36万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在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中部省会城市中居第一。
转载请注明来自福锐宝TOP,本文标题:《解码车轮上的新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