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的《再见爱人4》画风和谐了许多,李行亮与麦琳一起乘坐浪漫热气球,两人不仅冰释前嫌,还合唱起《我爱你》,仿佛在参加《妻子的浪漫旅行》。不过,网友对这期节目内容的讨论热度明显降低。
往期节目更新时,无论是否追更,观众都能从各个平台的讨论中拼凑出这几对夫妻又发生了什么“离谱”之事,麦琳又说出了什么“惊天”之语。但当这对夫妻关系和谐后,反而没人关注了。国产爆款综艺或影视剧里似乎都有一个共性:总有一个让所有观众恨得咬牙切齿、全网痛骂的人。这些角色通过极端言行迅速成为焦点,引发广泛讨论和批评。
经典的惹人厌的角色如容嬷嬷,在《还珠格格》中因扎针紫薇而深入人心。演员李明启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攻击。家庭年代剧中,“令人讨厌”的角色尤为典型,比如《隐秘的角落》中的朱朝阳妈妈、《欢乐颂》里的樊胜美母亲等。如果剧中的妈妈不够“出位”,通常会有一个自私懦弱或暴力冷血的“渣爹”。《都挺好》里的苏大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年轻时窝囊无能,年老后依旧不懂体谅孩子,提出各种荒谬要求,成为网络上的经典角色。
如果没有“渣爹”,那必定会有“渣男”或“渣女”,他们破坏别人家庭或肆无忌惮地玩弄他人感情。《三十而已》里的林有有因吃冰淇淋的戏份被称作“绿茶鼻祖”,《我的前半生》中的凌玲因心机上位被观众骂到关闭微博评论。这些角色每次出场都让剧情升温,成为热搜话题。
成功的综艺也离不开有“话题度”的人。《再见爱人》中的麦琳、张婉婷、傅首尔等嘉宾,大部分讨论都是批评。《创造101》中的杨超越因舞台能力不足却屡次晋级引起争议,但也让节目获得更多关注。《向往的生活》则因黄磊的大厨人设翻车意外走红。
那些“讨厌的人”往往比“真善美”的角色更吸引人。大脑对负面信息的处理强度高于正面信息,负面角色容易引发强烈情绪反应。互联网上的群体发言负面情绪更加极端,情绪消费成为爆火节目的底层逻辑之一。《凡人歌》通过展示北漂青年的焦虑,让观众通过对负面角色的厌恶和愤怒获得心理释放。
这些负面情绪在群体中不断激化,演变成巨大的恶意。共同讨论某个角色时,负面情绪成了一种社会话题,个体通过谴责他人来塑造自我正面形象。大家看似在谴责麦琳等人,实际表达了对亲密关系中不当行为的愤怒,强化自己作为“好人”的身份认同。
“令人讨厌的角色”是精彩故事的关键推进器。《再见爱人4》中的名场面大多源于麦琳和李行亮的争议行为。故事情节因这些角色的存在变得更加紧张和富有层次。节目制片人在筹备时便捕捉真实的婚姻纠纷样本,渴望出现有矛盾的人物,刺激观众情感波动。
好内容的标准在于掌握人性。综艺节目需要找到一位拥有瑕疵的嘉宾,影视剧则虚构一些不负责任或自私的角色,推动情节走向高潮。无论是综艺节目还是影视剧,它们已经不仅仅是娱乐,而是变成了社会心理的“实验场”。观众的每一次情感反应都可能转化为传播动力,节目制作方深知,观众的情绪反应是吸引眼球、制造话题和推动流量的核心。
转载请注明来自福锐宝TOP,本文标题:《综艺中的“渣角色”是流量密码吗 争议引发高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