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强调要加强顶层设计和部门协同,统筹推进中小学和大学人工智能教育一体化发展,目标是在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通知》列出了六大主要任务和举措,包括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实施常态化教学与评价、开发普适化教学资源、建设泛在化教学环境、推动规模化教师供给和组织多样化交流活动。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授王继新表示,从国家发展战略来看,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重视青少年的人工智能教育,为国家培养具备人工智能素养的创新型人才至关重要,这不仅关系到技术创新,更关系到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知》提出了相关课程中人工智能教育的要求:小学低年级段侧重感知和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阶段侧重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高中阶段侧重项目创作和前沿应用。家长张女士认为,“科技特长生”这条升学路径值得探索。
此外,《通知》鼓励各地各校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课后服务项目和研学实践,推动产学研用结合,联合人工智能企业、高校、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等,研发一批人工智能教育学习类课程和教学案例,为教学提供支持。今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这些学校在人工智能整体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不少企业、机构也开设了智能实验室、科技馆等产学研一体化的场所,不仅向高等教育的学生开放,也向中小学生开放。这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生动的教学场景,还能够实现教育与产业双向促进的作用。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指出,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研学实践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普及人工智能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更多具备相关技能的人才,为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此次《通知》强调要以人工智能引领构建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生态,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技术、社会的关系,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同“以人为本发展人工智能教学”的理念,他认为教育数字化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人的成长发展规律、教育的规律不会因新技术的出现而改变。
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大模型)的崛起。自ChatGPT问世以来,各大科技公司和研究机构纷纷加码投资。数据显示,2024年11月,全球AI APP苹果端预估下载总量达6455.5万(不含重复下载),较10月环比增长7.0%。其中,ChatGPT、豆包、Google Gemini、Kimi 智能助手及 ChatOn AI 位列TOP5,占据了全球苹果端AI下载量的53%。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研究所研究员张家勇表示,人工智能既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又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赛道。早在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就强调,为抓住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
事实上,编程教育低龄化已成为一种国际化趋势。早在20世纪90年代,以色列就普及了中小学编程教育,美国、英国、韩国等也早已开始实践。2019年,日本政府提出的“AI战略”提出未来每年将培育25万人工智能人才。
王鹏认为,人工智能教育不仅涉及技术层面的知识,还包括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等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些素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加速推动AI基础教育的普及,不仅是为应对全球科技竞争,也是为了培养下一代具备科技素养的公民。
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时需要深化人机协同的教育模式,即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AI要从工具属性转向赋能属性。这需要建立新型的教师培训体系,提升教师的AI素养,使其能够充分利用AI优化教学。同时要确保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不被技术所替代。
《通知》还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和部门协同,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先行先试,加大对教育薄弱地区支持力度。从试点探索到全面普及,教育资源的公平问题仍亟待解决。多位专家认为,发展人工智能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如何不断更新和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以适应技术的发展趋势。师资力量不足、相关设施设备不足、教学场地和时间局限、教育经费短缺、家长和学生的支持与配合不够、教育评价制度的导向与限制也成为新的挑战。
上海高校市级重点AI+课程《数据法》负责人唐树源表示,在普及人工智能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师资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由于人工智能是一个新兴领域,专业教师相对匮乏,需要通过培训和引进等方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面对教学资源的不均衡问题,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目前,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正在充实人工智能教育教师队伍,积极引进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中符合条件的专业人才作为人工智能兼职教师。业内人士施建荣表示,需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设计合适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人工智能知识;还要思考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和能力。
此外,目前人工智能教育倡导大力推进基于任务式、项目式、问题式学习的教学模式。PBL模式已在部分学校使用,例如云谷学校每学期都要专门拿出20个课时,让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能有效地引导学习者自主探究,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帮助学习者成为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善于合作的人。
施建荣指出,项目式教学强调以问题和项目为导向,鼓励学习成为主导和参与的角色。这种教学模式因涉及硬件、软件、班级规模和教师素质等教育资源的制约,在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学可能不易普及。他建议,可以通过线上学习和小组协作等方式,实现教育资源的辐射和教育效果的提升。
王继新基于全国8省20个县(区)的教育信息化调研实践经验指出,应该从建立产教融合的协同创新机制和加强区域教育联盟建设方面入手,比如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人工智能实验室、开发板、传感器等硬件设施,学校则可以为企业提供教育场景和应用反馈;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方力量,建立区域性的人工智能教育联盟。通过定期举办竞赛、研讨会、培训营等活动,促进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这种模式能够有效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形成发展合力。
转载请注明来自福锐宝TOP,本文标题:《六年内基本普及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聚焦AI教育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