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六,在北京石景山区的喜隆多购物商场内,胖东来调改的永辉超市北京首店第一天营业。尽管超市8点半才开门,但有人8点刚过就来排队,队伍拐了好几个弯,一直排到通道外。大部分人是冲着“胖东来”的名号而来,在他们口中,这里不是永辉超市再营业,而是“胖东来第一天开业”。
一位家住北京石景山的大爷从超市往外走时,一边摆着手劝说不断涌进超市的人:“嗨,全是人,根本进不去,回吧。”这家店位于北京西六环附近,远离了北漂打工人聚集地,周围安静得仿佛不像北京,没有拥堵的车流,路上的行人也只有零星几个,远处还有几栋正在施工的大楼。
通往永辉超市的路上,车辆和行人在源源不断地涌入。两旁的施工挡板上贴着超市的指引牌。超市里每一处地面和角落几乎都被人挤满,要靠一点点腾挪才能向前行进。烘焙区负责人张润表示,爆浆榴莲千层是网红爆品,对标的是盒马和山姆的榴莲千层,但价格更实惠,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购买。
95后郑晨平时很少逛超市,看到调改店的开业通知,想来凑个热闹。然而一进超市门就发现每个收银台都拥着一群人,甚至难以分清队伍顺序,他被吓退了,空手而归。
走在超市里,很难直观地看到属于胖东来的痕迹。告示牌上只写着调改,没提到胖东来。货架上一些与胖东来爆品类似的产品贴着“永辉优选”的标签。不过,熟悉胖东来的人还是能感受到它的存在。超市内最多的元素是“幸福”,刚进门的指示牌上印着“做北京最幸福的超市”的标语,内部也拉着“让顾客幸福”的大横幅。
超市里工作人员站在扶梯旁提醒顾客小心脚下,蔬菜和水果都被码得整整齐齐。果切区、水果区、肉类区各处都有人性化提醒,如“果切4小时8折,6小时6折,8小时下架”。顾客们在谈论中频繁提到胖东来,认为这是“胖东来第一天开业”。
张婷婷负责酸奶区域的展销工作,她注意到调改后的变化:收银区变大了,商品品类增加了,进口商品多了,价格也变得更便宜。开业当天,超市里人潮汹涌,张婷婷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光顾。
超市带来的人流还辐射到了同楼层的其他商家。美甲店和烘焙店里坐满了人,旁边一家西西弗书店的咖啡师也感觉顾客比平时多了,有些人手上还拎着永辉的购物袋。
这不是第一家接受胖东来调改的永辉超市。今年五月份,永辉集团董事长张轩松亲自带队飞到许昌向于东来求教。调改启动后,效果显著,郑州首家调改店开业时销售额达到了188万元,是调改之前日均销售额的13.9倍。随后,胖东来风格的永辉超市开到了重庆、成都、西安等多个城市。
对于很多河南以外的消费者而言,胖东来是一个既神秘又诱人的存在。李静雯在西安上学,对胖东来的了解都来源于互联网。当胖东来调改的西安永辉中贸广场店开业时,她果断前往。现场人山人海,无处落脚。如今的胖东来,成了零售行业的流量密码。
事实上,永辉也曾有过辉煌岁月。20世纪九十年代,永辉通过“农改超”模式迅速崛起,成为典范。但这种模式容错率很低,生鲜本身毛利不高,需要靠其他高毛利商品来盈利。随着社区生鲜的冲击,永辉模式变得脆弱,净利润逐年下降。
在求助胖东来之前,永辉尝试了多种转型,但效果不佳。超级物种的战略定位尴尬,高额租金导致成本上升。一次次的转型失败,使永辉连年亏损,从2021年开始,三年亏损近80亿。
学习胖东来似乎也不是最优解。调改后的永辉超市定位变得尴尬,社交媒体上有人吐槽商品价格贵了。胖东来模式和永辉模式存在冲突,永辉为了节省现金流不得不减员,而胖东来则强调服务和提升员工薪资待遇。
目前来看,胖东来的加持给永辉带来了新的股东。名创优品以62.7亿元人民币买下了永辉29.4%的股票,成为第一大股东。叶国富看重胖东来模式,认为这是中国传统零售唯一的出路。然而,名创优品入股后,永辉似乎开始“去胖东来化”。在北京刚刚开业的调改店里,胖东来自营品只占两个货架,永辉自营品占比更多,且与胖东来的商品几乎一模一样。
未来,永辉还需要依靠自身努力,逐步积累用户信任度,依托胖东来成长,最终实现单飞。
转载请注明来自福锐宝TOP,本文标题:《胖东来进京能火多久 开业首日人山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