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仪器之父”应怀樵逝世 振动噪声领域巨擘陨落

“虚拟仪器之父”应怀樵逝世 振动噪声领域巨擘陨落

qifei168 2024-10-24 国内 15 次浏览 0个评论

著名振动噪声与信号处理专家、中国“虚拟仪器之父”应怀樵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10月21日上午11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应怀樵是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的创始人,也是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的主要发起人之一。

“虚拟仪器之父”应怀樵逝世 振动噪声领域巨擘陨落

应怀樵在1965年提出虚拟仪器的构想,并于1979年成功研制,实现了“把试验室拎着走”的愿景。他的科研成果应用于多项国家重点工程,为我国振动噪声领域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曾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项,并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1959年,应怀樵考入浙江大学,就读于工程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不久后,由于国家发展需要,他被调整到数学力学系应用力学专业。1964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中国铁道科学院,致力于高速列车风洞课题研究,并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流体力学专业实习,学习风洞测试分析技术。

1965年,应怀樵参与了我国西部罗布泊核试验基地原子弹和氢弹的核爆炸防护工程研究,学习了原子弹爆炸测试技术和振动噪声及频谱分析。之后,他又深入学习了数字计算机和信号处理分析,进一步拓展了专业领域。

应怀樵解释说,虚拟仪器是指以集数据采集和信号调理器、信号处理技术与PC机技术于一体的软件为主制造的仪器。1965年,他在参加国防核爆炸防护工程课题时,遇到了地铁道床下沉残余位移用硬件无法解决的问题,萌生了用数字算法和软件取代硬件的大胆构想。1973年,他尝试用数字计算机的软件数字积分和数字谱DFT分析取代传统硬件模拟积分和硬件滤波的方法,最终于1979年取得成功,成为虚拟仪器的最早成功范例。

同年,在杭州召开的国防科委核试验全国防护工程学术会上,应怀樵提出了“用软件制造仪器”的核心概念,得到了中科院力学所原所长郑哲敏院士、清华大学原副院长张维院士和同济大学原校长李国豪院士的支持和赞扬。这一概念的提出比美国NI公司提出的“软件是仪器”概念早了7年。

转载请注明来自福锐宝TOP,本文标题:《“虚拟仪器之父”应怀樵逝世 振动噪声领域巨擘陨落》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人生路,条条路坎坷,勇往莫退缩!谋富贵!
Top